尽管社会关注度颇高,但引进李东这一例子,在陈江华眼中其实并不那么特别。
引进90后博士直聘为教授,李东并不是第一个享受这份厚待的。两年前,陈江华曾关注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位出众的90后博士,当时院方开出的引进政策甚至比李东更为优厚,但对方最终选择了中山大学。
由此可见,各高校抢人大战竞争程度之激烈。
材料学院在引进人才中的“不拘一格”还有很多例子。如近期从中山大学毕业的博士、来自尼日利亚的黑人教授唐杰,已经来学院报到。
“80后、85后的教师也不少,只是因为李东90后的标签,令社会关注到了这一例子?!?/strong>陈江华说,近两年的人才引进中,学院的确更注重引进青年人才,原因是由于长时间没有引进人才,学院教师年龄结构出现不平衡,以60后为主、少量70后,后续发展缺乏动力。
“但年龄并不是考虑的因素,能为湖南大学和学院的发展产生效益、作出贡献,是第一考量因素?!?/strong>陈江华说。
当然,与社会舆论一样,在给出教授、博导、启动经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时,学校和学院内部也有过争论。
舆论所担心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发生过了。前两年,材料学院引进的两位青年人才,都是从材料学院毕业的学生,到国外读博士或工作后,由曾经的老师引进回来,并入选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。如今,他们的工资比自己的老师还要高一倍。
“对此要正确认识和看待,这是社会、行业发展的需要?!背陆?,在当前情况下,各个层面为了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,给出了许多优惠条件。随着湖南和湖南大学、材料学院条件的不断变化,人才引进政策也是动态的。而且不能单以工资来论待遇,对于科研人才来说,做出重大成果的人才应该享有更大的奖励和扶持。
陈江华说,对于待遇的落差,学院内部也会与教师队伍进行沟通交流。实际工作中,老师们的态度都是很正面的,大家为了帮助学院把自己的优秀学生吸引回来,也做了大量工作。
“说到底,我们都有一种发展的紧迫感,而且看到了发展的瓶颈在哪里,已经形成了共识,更大力度地引进人才都不是问题?!背陆?,在“双一流”建设中,不进则退,不往前走的话,以后连机会都没有了。